骶髂關節、臀部
- 分類:臨床應用
- 發布時間:2020-10-10 10:47:27
- 訪問量:0
概要:
詳情
主訴:因“腰骶疼痛就診”。
問診:坐久痛不明顯,站久痛,行走痛,下蹲起立不痛,無夜間痛醒史。
熱圖:右側足底稍低溫。右小腿后方低溫,右側腰肌、腰臀略低溫改變,腰椎投影區偏熱改變。
查體:右側骶髂關節壓痛。右側腰臀叩痛(按壓尋找最痛點)。
分析:該患者無夜間痛醒,可排除神經性疼痛,屬于運動性疼痛。因熱圖右側足底稍低溫,提示右側癥狀略明顯。按照腰腿部疼痛查體順序:直腿抬高試驗(先健側后患側,坐骨神經)、屈髖屈膝試驗(內收肌群)、骨盆回旋試驗(外旋臀中肌,內旋梨狀?。?、“4”字試驗(髖關節)。進一步查體。先叩后按,叩診腰骶(骶髂關節)、右臀明顯。進一步按壓尋找痛點。熱圖提示腰椎區域偏熱不對稱,可予以局部刺激,調節反射。


診斷考慮:右骶髂關節損傷,右腰臀損傷。
參考
骶髂關節
1、概述:多種原因使該關節周圍韌帶被牽拉,關節受到的應力增加,炎癥侵犯等引起的腰臀部疼痛。
2、解剖:由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面相對而構成。在結構上屬滑膜關節,從運動方式上可看做屈戌關節或滑車關節。主要的韌帶是骶髂骨間韌帶,位于關節面的后上方,連結于相對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間。在關節的前后還分別在骶髂前韌帶和骶髂后韌帶加強。
3、體征:慢性腰腿痛患者多發(脊柱炎、產后病人多侵犯骶髂關節),坐久痛,伴腰骶部不適,患肢有牽涉放射感?!?”字實驗陽性,交互實驗陽性,直腿抬高試驗陰性。
4、壓痛點:患側骶髂關節及周圍壓痛。
5、熱圖:骶髂關節熱場不對稱,多數患側骶髂關節投影區高溫改變提示炎性,低溫改變提示陳舊反復性損傷。下肢熱場基本對稱。健側可有翹臀。
6、治療:骶髂關節及周圍神經阻滯、小針刀治療。
7、鑒別:強直性脊柱炎。
臀部
概述:中老年人多見。臀肌筋膜(臀中肌與臀大肌交界之筋膜)及其附近組織的無菌性炎癥,爾后發生粘連,從而引起的彌漫性臀部疼痛為主的表現。
解剖:位于髂骨翼外側,臀中肌與臀大肌交界之筋膜,覆蓋于臀中肌。
體征:腰臀及患肢疼痛劇烈(刀割樣),沿下肢外側放射。間歇性疼痛,活動加劇,
平臥可緩解。無感知覺減退,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。
壓痛點:扳機點多明確,臀肌間溝壓痛明顯,可累及股外側。髂嵴附近也可發現扳機點。
熱圖:多數沿臀部外上象限低溫分布(臀中肌、臀肌間溝),少數高溫改變提示充血、炎性特征??捎谢紓嚷N臀姿勢。
治療:熱圖低溫區予以粗銀針(小針刀)治療。
聯系我們
在線留言
客戶留言
描述: